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什么是“大成智慧”
钱学森说:“人的智慧由两大部分组成: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此为‘大成智慧学’。”他认为,量智主要是科学技术,一般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研究量变到质变。性智更多的是人文科学,从整体感受入手去理解事物,从“质”入手去认识世界。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实质上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等以及各种文化实践活动的结合,二者应相通;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二者应相融;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二者应整合,建立新的人文主义和新的科学主义。这就是大成智慧,就是智慧。
二、智慧课堂的意义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半岛体育app下载(中国)官方网站目前进行的“智慧课堂”的课题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三、智慧课堂的指导思想
教育:教育不是告诉、不是灌输,是在教师指引下,让学生自主享受教育资源,获得心智,增长能力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工程。
教学: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师运用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自主享受教育资源,获得心智,增长能力的教育环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
教师:教师不是搬运工,不是百事通,是教育教学中的桥梯角色。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引路人。
学习:学习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应付考试,是享受教育资源,获得心智,增长能力的自主活动。
半岛体育app下载(中国)官方网站追求的智慧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按照现代课程理念,智慧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由此可见,对于智慧课堂的理解和把握,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智慧”和“课堂”两个方面:一是要抓住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内容选择和环节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这一载体的可能性、现实性和需要性;二是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创新方法来展示智慧教育。
四、“智慧课堂”基本特征:
1、 灵动性。智慧课堂应充满灵动和生机。它是互动生成,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它能探究未知,活化已知,开启心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有心灵的对话,思维和思想的碰撞,学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迪,从而逐步变得有灵气、有悟性、有智慧,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智慧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应有机相融,有效重构。
2、创造性。智慧课堂要充满创造。它表现为知识与生活相融,知识与应用联姻。智慧课堂努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矛盾寻找新出路。它还表现在教师对常态知识、事物、教材常有新见解、新视角、新创意,善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智慧教师善于“激疑布惑”,激发学生好奇质疑和标新立异,并能够提供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3、愉悦性。智慧课堂的表征是愉悦。首先表现在教学和生活环境的宽松,课堂中学生“敞开心灵,激荡智慧,畅所欲言,智情交融”成为常态,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感悟和体验,差异发展的学生普遍受到尊重,学生的天赋和价值被广泛关注和认同,学生对未来充满积极的预期和渴望。
4、高效性。智慧课堂的本质是高效。它既能克服传统课堂满堂灌、沉闷、消极的弊端,又能防止新课改后“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形式上热热闹闹,本质上高耗低效”。智慧课堂的底线是“规范课堂”、教学“五认真”,高一层次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最高层面是“智慧课堂”。它能够使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得到上级、同行、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智慧课堂的呈现是各显特色。智慧课堂没有最经典,只有更智慧。
五、智慧课堂基本要求
1、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是否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
2、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是否在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上有序运行;
3、在学习环境管理上,是否在“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向协调;
4、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
六、建构智慧课堂策略:
1、智慧课堂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小心翼翼。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2、智慧课堂应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
一个人在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讲话方式就会影响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在工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自己很有才华,可惜上的课却并不受学生欢迎。这与不能清晰展开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3、智慧课堂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是指多样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是“用教材”还是“教教材”?如何用好教材?都应该是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当然,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还包括使用吸引注意力的技巧,变化提问的类型等。
4、智慧课堂应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我们要研究如何增加学生的投入时间,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可能出现的“意外”预先想好对策、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等都将直接触发学生智慧地学。
5、智慧课堂应重视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6、智慧课堂应追求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即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益。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教学”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七、“智慧课堂”基本环节:(五环节)
1、“五导”教学流程:
2、“五导”教学结构:
教师活动:导入 → 导学 → 导论 → 导悟 → 导达
↓ ↓ ↓ ↓ ↓
学生活动: 闻 → 讲 → 议 → 觉 → 练
↓ ↓ ↓ ↓ ↓
认知过程:激趣 → 感知 → 理解 → 深化 → 迁移
课堂流程:启迪智慧 → 生长智慧 → 生成智慧 → 碰撞智慧 → 呵护智慧
教师活动: 导入 → 导学 → 导议 → 导悟 → 导达
↓ ↓ ↓ ↓ ↓
学生活动: 闻 → 讲 → 辩 → 觉 → 练
↓ ↓ ↓ ↓ ↓
认知过程: 激趣 → 感知 → 理解 → 深化 → 迁移
3、“五导”教学步骤:
①情景导入:教师首先回顾总结上课时内容及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处于“愤”的状态——心求明而未知。该部分用时约5分钟。
②自主导学:学生A(主讲人)组织新授内容的学习,学生B(副讲人)补充发言并组织概念辨析训练,使学生达到“启”的境地——慧若达而智引。该部分用时约20分钟。
③合作导论:学生相互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由学生代表提问,再由主讲或副讲学生回答提问,使学生解决 “悱”的问题——口欲言而未能。该部分用时约5分钟。
第②、③步骤可以根据不同学科或不同内容需要进行互换,所用时间也可以互换。
④引领导悟: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然后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补充,使学生完成“发”的学习过程——省且展而明现。该部分用时约10分钟。
⑤体验导达:以学生为主体(整体或分组)、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师生共同解决若干经典思考题,使学生实现“成”的学习目标——立亦达而功就(学成)。该部分用时约5分钟。
4、“五导”教学组织准备:
①组织工作: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科小组。课代表任小组长,另外每小组聘请两位学科成员,2位成员里确定一位为主讲人,另一位为副讲人,学校颁发聘书。
②准备工作:首先全班进行动员和宣传,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其次每周五或周六召开学科小组成员工作会议,布置下一周的“自主导学”活动分工,提供相关电子或文本材料,进行活动指导;再次要求学生将“自主导学”的书面活动过程材料提前交老师审核修改,然后学生根据修改材料进行试讲。
八、学科示例:
“合作探究式智慧课堂”的建构策略(物理)
1 创设情境 启迪智慧
2合作探究 生长智慧
2.1教师引导 方法点拨;2.2 师生合作、问题驱动;2.3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3 交流展示 碰撞智慧
4 论证总结 生成智慧
4.1设置情景、理论推导;4.2规律表述、图文并举;4.3分析实验、去伪存真
5 学以致用 呵护智慧
5.1了解生产、拓展知识;5.2讨论问题、深化知识;5.3分析现象、活化知识
九、“智慧课堂”实施注意事项:
1、以学习为中心,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而不被课本和教参所奴役;
2、以尊重为基础,能当好“学习共同体”内“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主宰一切;
3、以问题为纽带,能组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仅会灌输和表演;
4、以需要为准则,能珍视并灵活地利用好一切生成性教学资源,而不是机械地程序化运作;
5、以发展为主旨,能实施多维度、多元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而不是用批评和埋怨制造压抑。
6、智慧课堂需要教师从“执行”走向“领导”,从“领导”走向“开发”:
7、机械重复的课堂不是智慧课堂,要做出灵气来;
8、墨守成规的课堂不是智慧课堂,要做出思想来;
9、人云亦云的课堂不是智慧课堂,要做出个性来;
10、浮光掠影的课堂不是智慧课堂,要做出实效来。
11、智慧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开与达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
简称:“四要求五环节”
|